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英语社 人气:1.18W

英国曾以“日不落帝国”而著称于世 ,其文化源远流长 ,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下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英国文化的论文篇1

浅析英国茶文化与英国文学

1848年,东印度公司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来到中国,他将茶树种子放入一个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携式保温箱中,偷偷地带上了从中国开往印度的轮船,由此千万株以上的茶树苗在印度生根发芽,继而形成了大规模的茶园。茶叶传入欧洲后,并没有像咖啡和可可那样受到过多的欢迎,直到它进入远离欧洲大陆的英伦三岛,竟然奇迹地掀起了饮茶的风尚,并由此产生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枝奇葩——英国的茶文化[1]。

一、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英语中有Teatime一词,指的就是占据英国人l/3生命的饮茶时间。英式红茶更是以名目繁多、内容丰富闻名于世,其主要的内容包括:

1.英式早茶

英国人在晨起时要饮“早茶”,又名“开眼茶”,即Earlymorning T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会有“床头茶”,即清晨一睁眼靠在床头就能享受的茶。而早茶主要是以红茶为主要饮料,是英国当家招牌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集浓郁和清新于一体,色泽和口感都相当出色。正统的早茶要精选阿萨姆、锡兰、肯尼亚等地红茶调制而成,因此早餐茶的口感来自锡兰、浓度来自阿萨姆、色泽来自肯尼亚[2],可见英国人的早茶还是相当讲究的,最适合早上起床后饮用。

2.英式上午茶

这是最不为外人所知的英国饮茶习惯,又称为“公休茶”,大约持续20分钟。英国人在上午1l点(亚洲时间上午10点左右),无论是空暇在家享受生活的贵族还是忙碌奔波的上班一族,都要在这一时间休息一会儿,喝一杯茶,他们称之为elevens,即早上十一点时的便餐,所以上午茶可以看成是英国人工作间隙的一种很好的调剂方式[3]。总体说来,上午茶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不可能很繁杂,所以成为英国茶中最简单的部分。

3.英式下午茶

英文名称Afternoon Tea,这其实才是真正意义英国茶文化载体,英国茶正是凭借其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红茶文化享誉世界,“英式下午茶”更是成为英国人典雅生活的象征。下午茶的专用茶源是大吉岭茶、伯爵茶、火药绿茶或者锡兰茶等传统味的纯味茶,若是选择奶茶,要求先倒入牛奶再放茶水[4]。

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的礼仪十分讲究。首先喝茶的时间应该是下午四点钟;其次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士必须着燕尾服,女士则着长袍;第三,在茶会中通常是由女主人着正式服装亲自为客人服务,非不得以才让女佣协助,从而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最后就是下午茶的点心了,通常是用三层的点心瓷盘装盛,第一层放三明治、第二层放传统英式点心Scone(甜烙饼)、第三层则放蛋糕及水果塔,并且一定要是从下至上的往回吃[5]。

二、英国茶文化的内涵

1.从药用价值到饮品文化

茶传入英国时,茶的卖点在于它的药性。因此,当时在英国出售的中国茶是一种神奇的、包治百病的药物。1699年,一位名叫欧灵顿的牧师写下一整篇论文论及自然与茶叶的品质。文章中,他充分肯定了茶在治疗糖尿病,胆结石,尿路结石,肾结石,水肿,视力虚弱等方面的良好功效,并一再推荐每个人都要喝茶以取代酒,他认为饮茶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同时心情愉悦,是一种享受型的饮料[6]。

当“红茶皇后”——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于1662年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后,茶与茶道开始在英国推广,中国茶逐渐由具有药性的植物转变为时尚生活的象征,英国的上流社会将其演变成为一种具有异国情调和奢侈性的生活方式。“茶”开始作为一种饮品活跃起来,即使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却依然有着固定的市场和消费群。

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随着英国殖民贸易的扩大,海外茶源地不断增加,英国进口关税也逐年递减,茶叶终于从奢侈品的位置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伴随消费阶层下移,英国人对茶的消费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英国人非常有创意的在红茶汤中加入糖、牛奶和蜂蜜,有时候甚至是加威士忌、黄油和鸡蛋等更奇怪的东西。在茶水中加入其它物质,是茶消费的一次改革,茶因此变得更加实用。而英国人对中国茶的变革也完成了茶在引进后的本土化,饮茶因此更加普遍。1750年前后,茶已经成了英国中产阶级黄油烤面包的惯常早餐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2.高贵典雅的休闲文化

一个多世纪间,茶几乎变成英国的民族饮料。从17世纪最初的药品开始,到了18世纪已然成为一种全民消费品。消费社会的繁荣反过来提高了饮茶的格调。18世纪,英国社会出现了专门消费茶饮料的茶园,出现了饮茶必需的服饰与器皿,甚至诞生了茶舞这样的艺术形式。

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茶文化诞生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的发明意味着饮茶摆脱了简单的饮食文化地位,逐步成为一种高雅生活的代名词。而成为休闲文化后,饮茶也反过来促进英国社会的消费模式和社会价值观发生新一轮的改变。

英国下午茶是最华丽、最精致,也是最奢侈的饮食方式。在英国的下午茶活动中,对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必须能体现英国式的高雅文化与自然生趣之间的紧密结合。同时,下午茶一定选择的是高档茶叶,茶具和餐点也有明确的规范。这种系统化的要求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文化形式地产生——不是单纯解决温饱的手段,而是综合了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社会娱乐的重要手段之一[7]。

3.考究繁复的英式茶道

英国的茶艺是英国茶 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英式茶道是茶艺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是可以和人生处世 哲学结合起来的。茶艺与茶道结合,才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能真正体现英式茶道精髓的也恰恰是英国人对于茶具的要求和基本礼仪的讲究。

同时,除了有严格的品茶规范,英国茶文化对于品茗的 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英国人崇尚的是贵族式的优雅生活,下午茶会是品判个人文化修养的社交场合,同时也是研习社交礼节、展示绅士淑女风采的最佳途径。男人们穿着正式、大方得体,茶具都是轻拿轻放,以保证茶室内的安静;女士们谈吐优雅、举止从容,有人从身边经过都会很有礼貌的微微挪动身体并且报以微笑。在一个正式的下午茶会上你可以充分感受英国人的 文学气质和个人修养所带来的冲击。

因此除了茶艺和茶礼的内容,英国的茶道还体现在英国的文化中,而这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具备“茶道”的理由。英国所特有的下午茶文化是英国民族精神的体现,英国人标志性的优雅、高贵完全浓缩在这个民族考究华丽的茶道中,即使历史的辉煌早已不在,但是凝聚在茶文化中的那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的追忆,已经深入英国人的血液,无法抹去。

三、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相比中国和日本,英国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年的饮茶历史,但英国文学家却对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茶在英国经过百余年的 发展,逐渐融入英国文化,之后与英国文学有机结合,成为许多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叶带给英国文学家一种全新且丰富的创作主体[8]。

1.茶与诗歌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诗歌中描写情人们等待喝茶的情景:一点一点地吃着烤面包,在叹息声中等待茶凉。拜伦称茶为“中国的泪水”,他“为中国之泪水——绿茶女神所感动”,自然也是饮茶族中的一员[9]。据《拜伦传》记载,即便是在前往希腊参加武装斗争的时候,他也保持着饮茶的习惯:“早上一起床,他就开始 工作。然后喝一杯红茶,骑马出去办事。回来后,吃一些干酪和果品。晚上挑灯读书。”当然,红茶并不是他的唯一,在提到中国茶时,他往往提到红茶和绿茶两种类型:

我竟然

感伤起来,这都怪中国的绿茶,

那泪之仙女! 她比女巫卡珊德拉

还灵验得多,因为只要我喝它

三杯纯汁,我的心就易于兴叹,

于是就得求助于武夷的红茶;

真可惜饮酒既已有害于人身,

而喝茶、喝咖啡又使人太认真。

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雪莱在1820年所作的一首三百多行的长诗,“致玛丽亚·吉斯伯思”(Letter to Maria Gisbome)中写道:

那药师医士抱怨的饮品,而我

会不顾劝诫大口痛饮,当死神来临

我们将抛币决定为饮茶而死谁第一。

2.茶与散文

茶叶是圣洁的,散文是优美的,那么茶叶和散文的相融会是什么样呢?英国散文中留给我们的是惬意的,悠闲的、美妙的饮茶记忆。《四季随笔》,原名《亨利莱克洛夫特的一生》(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是乔治·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叙述的是隐士亨利·莱克洛夫特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和回忆过去的生活,作者记录了下午茶和茶会的时间、人物、礼仪等景象,抒发自己对茶和家庭茶会氛围的感情和触动[8]。

“我一天的光明时刻之一,便是下午散步后稍稍疲倦了回来,脱掉靴子,换上拖鞋,将户外的上衣挂起来,换上舒服、家庭常穿的短衣,坐在深深的软扶手椅上,等着茶盘,或者在喝茶的时候,这些是我最为享乐安闲的感觉。随着茶壶的出现,浓郁的香味飘然吹进我的书房里面,多么美妙啊。第一杯带给我心中怎样的安慰,以后则怎样从容不迫地啜饮啊;在寒冷的雨中散步之后,它带来的是怎样暖热啊!同时看着我的书籍和图画,安然品位着拥有它们的幸福。我看看烟斗;或者我带着似乎有所思的神气,准备装上烟叶。事实上,烟叶再没有在茶后——它自己便是温和的感性人的东西一一那样安慰人,那样暗示富于人情味的思想了。”

3.茶与小说

茶叶到达英国之后,不仅仅是“缪斯之友”,“众神的甘露”或诗人的灵感源泉,也受到许多小说家的追捧。据说,“饮茶覆盖了几乎所有 英语的小说”。此言虽说有些夸张,但事实也足以证明,英语小说中充满着茶香和茶文化。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小说家,在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The Pickwick Papers)中,茶字一共被使用的次数多达86次,数量远远超出其它作品。狄更斯描写的关于“礼拜堂戒酒联合会布瑞克大街分会”的一次月会情景,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当主人公维勒先生看到他们能喝下如此大量茶水时,惊讶得目瞪口呆[9]。文中描写不仅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戒酒运动的高涨热情,而且肯定了茶叶在英国戒酒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四、小结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食品,也是一种 艺术品,更是一部文化史、 医学史和文学史。透过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艺术、文化和文学等。茶叶从东方到西方,从中国到英国,经历了坎坎坷坷,犹如人生的成长过程,最终日渐成熟。在英国,茶最初是“药品”,随后上升到贵族的奢侈品,最后才成为必需品国民饮料,进而演变成当今风靡世界的红茶文化。这一过程虽然漫长但是却增添了英国历史、文化、 社会等多方面河流中的美丽。

  英国文化的论文篇2

试谈英国精英文化批判

【 论文 关键词】 社会 精 英文 化 大众 文化

【论文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文化研究成了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思潮,而精英文化批判则是它的重要倾向之一。本文顺着英国。文化与社会传统,追溯了精英文化的起源和 发展 ,以及它与大众文化的对立。通过批判它对于少数派文化的尊崇和对于大众文化的排斥,揭示了精英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控制功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源于英国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成了西方学术界格外热门的话题。文化研究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术领域,成为最具活力的学术思潮,有的学者甚至断言文化研究已经取代后 现代 主义成为西方学术主潮。与此同时,文化研究又是最含混、最难以确定的领域,迄今尚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尽管有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它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从一开始,文化研究便致力于批判精英文化,努力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甚至可以说文化研究是在与精英文化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英国的精英文化传统源于何处呢?精英文化是如何与大众文化对立起来的呢?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尤其是在《文化与社会》中,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奠基者雷蒙·威廉斯顺着 历史 的轨迹梳理了英国的“文化与社会”传统,分析和批判了精英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为文化研究的精英文化批判倾向奠定了基础.

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中指出,“文化观念和现代各种常用的文化一词,是在被称为 工业 革命的时期进人英国的”[ij(P13),因此,若要追溯文化及其与文化相关的各种概念,就必须从工业革命人手。

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革命,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英国既存的现实关系,而且对英国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把生产者简化为零碎的“手”,简化为赚取利润的工具,同时它还使得从事崇高的精神 工作的人最终也被专门化为精神生产的工具,成为知识机器。曾经如此崇高的精神竟然沦落为商品,服从于与商品生产大致相同的 规律 。

这种变化在 文学 艺术 领域表现得异常明显,这是当时仍旧高高在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19世纪初期,随着封建贵族的彻底没落,艺术家失去了封建时代特有的贵族资助制度的保护,生存问题立刻摆上议事日程。为了生计,艺术家被迫屈从于无情的市场规律,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拼杀搏击,想方设法兜售和推销自己的“产品”,以换取微薄的生活资料。

亚当·斯密说,“如同鞋袜,人们向制造并为市场供应这类货物的货主购买,[17(P64),亚当·斯密此处所说的“这类货物”指的就是艺术家的作品。市场成了文学艺术领域内的决定因素,无形的手开始指挥和操纵艺术家有形的笔。出于生存的考虑,艺术家不得不痛苦地适应市场订货的要求,尽力满足市场的需要,以挣得自己的生活。艺术家那种人类精神导师的崇高地位一落千丈,过去笼罩在艺术家头上的那层灵光消失殆尽。对于这种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过精辟的论述:“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素被尊崇景仰的 职业的庄严色彩。

它使医生、律师、牧师、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受它雇佣的仆役·[ 2 ] ( P468}69 )。在此情况下,艺术家只得无奈地用市场给予他们的“自由”去换取冷酷的现金。在市场 经济 的大潮中,他们常常貌似高傲地步人市场,仿佛是为了深人生活,寻找创作的灵感,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寻找潜在的顾客和买主。拿波德莱尔的话来说,艺术家只不过是“为钱而干的缪斯”,与街头流莺并无多大的区别:

为了一双鞋她卖掉了灵魂但在卑鄙者身旁,我扮出伪善的小丑般的高傲,老天爷耻笑为当作家我贩卖我的思想。[3](P51)

面对这种状况,原本养尊处优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纷纷从各自的角度亮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无独有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打出了精英文化的旗帜.

从词源意义上来说,“精英((elite)”一词是与选择相 联系的,起初指的是上帝的选择,带有浓厚的神学意味。18世纪以后,精英开始指世俗生活中一些被挑选出来担当一定职务的人。到了19世纪,精英一词在英国流行起来。早在1823年,拜伦就在他的长诗《唐瑛》中运用了精英这个词:“和高贵

的布莱克伯爵夫人一样,他既是人群中的骗子又是精英”。在拜伦的用法中,精英一词显然还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精英一词开始与“最好的(the best)”联系起来,更多地表示精锐部队或上层贵族.

“文化”则是一个意义非常复杂的词语,对于什么是文化,不同的学科对于文化有着不同的解释。据威廉斯考证,文化原来指的是“培养 自然 的成长”,与土地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工业革命这个关键时期,文化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到了浪漫主义时代,文化的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成为了市场的对立物,开始与教养联系起来,成了优秀的真正标准.这是文化观念的一次飞跃,文化从此开始具有精英主义的韵味.

出于对工业文明所导致的 机械主义、财富积累、功利主义和现金交易的深恶痛绝,柯勒律治把文化与人类精神生活联系起来,在他手里,文化获得了高于其他一切人类活动的高尚地位,成为一切社会安排必须服从的上诉法庭.他在《教会与国家政体》中写道:“国家的长久存在……国家的进步性和个人自由……依赖于一个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文明.但是,这个文明如果不以教养为基础,不与人类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同步发展,那么文明本身如果不是一种具有很大腐化作用的影响力,就是一种混乱低劣的善,是疾病的发热,而不是健康的焕发·川( P95-96 ).柯勒律治此处所称的教养实际上指的就是文化.在他看来,文化应该成为文明的基础,这样文明才能保持“健康”,走向“完美”。

这里,教养,即文化正式地与文明或者说社会联系起来,成为完美的标准,具有特殊的功能,不仅可以用来影响社会,而且可以用来判断社会。不过,柯勒律治也意识到,由于具有解体作用的工业革命的进程,教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得到国家的保障,因此,有教养的“知识阶层”应该凌驾于“暴民”之上,因为他们“是为学问培养的,并将学问成果传播于社会中”,这个阶层的保存和扩大必须得到国家的保护和资助。既然这个阶层需要国家的供养,那人数自然不能太多,只能由“一切所谓大学文科和 科学 的贤能之士与教授们”【’](阴)构成,他们的职责是维持艺术的标准,防止裁判圈扩大到让公众参与投票。从此,文化开始与少数有特权的阶层联系起来,这为以后的少数派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埋下了种子。

在整个19世纪,对文化研究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是马修·阿诺德。他明确地把文化与完美等同起来,并在《文化与无政府主义》开宗明义地写道:

提倡文化能极大地帮助我们摆脱目前出现的困境;文化就是追求我们的整体完美,追求的手段是通过了解世人在与我们最为有关的一切问题上所曾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论,……文化即是对完美的研究,引导我们把真正的人类完美看成是一种和谐的完美,发展我们人类的所有方面;而且看成是一种普遍的完美,发展我们社会的所有部分[1](P160-161)

这是阿诺德比较清晰的文化定义,他的定义明确地把文化与完美联系起来。什么是完美呢?在封建时代,完美总是与上帝联系在一起,上帝就是完美的理想,为了达到完美,人类必须虔诚地信奉上帝,把上帝的理想当作自己的理想,把自己完全地奉献给上帝.到了19世纪,神学传统已经日渐衰微,阿诺德自然不会愚蠢到再把完美归结为上帝的荣光的地步,于是他推出了“过去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谈”作为完美的代表,这种论调有着强烈的怀旧情结,肯定“过去”的美好。这为后来的艾略特和利维斯蔑视当代文化的价值,只承认过去的美好开了先河。

应注意的是阿诺德所定义的完美是一种“整体的完美”、“普遍的完美”,他意识到“只要个体仍然孤立,文化就不可能孕育完美。个体必须携同他人一起向完美迈进,必须不断地尽他所能,扩大并增大那涌向完美的人流的规模。若不遵循这个道理,他自己的发展将受到阻碍和被削弱·[1](P165)。这就是说,对于完美的追求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的活动,这种普遍性是个人完美的有效保证。在这里,阿诺德进一步把文化与社会联系起来。

如何实现完美呢?阿诺德首先想到的是国家,他把国家当作达到普遍完美的媒介。然而,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国家只是各个阶级利益冲突的舞台,充满矛盾和斗争,根本无暇顾及普遍的完美。于是阿诺德想到了少数免受本阶级的一般概念和习惯的腐蚀和蒙蔽的精英人物。在他看来,这些人物的心中潜藏着“最佳自我”,只要通过 教育 、诗歌(实际上就是广义的艺术)和批评等手段唤醒他们心中的“最佳自我”,使他们获得普遍的人性和对人类完美的无限热爱,他们就能引导芸芸众生走向普遍的完美,达到拯救众生拯救社会的目的.

作为19世纪英国思想界的一位伟大而重要的人物,阿诺德把文化提高到世俗宗教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预示了未来一百多年英国文学知识分子争论不休的许多问题,如文化的概念、文学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的冲击等,功不可没。但是,他的文化理论过分地夸大了文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把文化局限于少数精英人物手中,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意味和贵族倾向。

自阿诺德之后,对精英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当属20世纪的两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一个是T. S.艾略特,一个是F. R利维斯.由于他们的思想某种程度地控制着战后的英国思想界,所以雷蒙·威廉斯重点研究和批判的对象就是他们二位。

艾略特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以长诗《荒原》享誉世界,在建构文化理论方面他也颇有建树,他“把文化讨论推上一个重要的新舞台”川cP}}>。他在《对文化定义的笔记》指出:

如果那些条件与读者任何狂热的信念冲突,例如,如果读者对文化与平均主义居然会发生冲突感到震惊;或者如果他对有些人竟然会有‘出身的优先权’感到荒谬,那么我不会要求读者改变信念,我只会请他们不要再在口头上高谈文化[1](P301)

这段话比较完整地表述了艾略特的文化精英主义思想。在他看来,文化必然与平均主义产生冲突,文化注定是拥有“出身优先权的”少数人的专利,大众对此不应有任何的异议,那些拥有“出身优先权的”人也不必感到耻辱,而应感到骄傲。谁不承认这点,那就等于承认自己对文化漠不关心,那也就不配谈论文化,最好免开尊口,保持缄默。这无异于剥夺了大众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权利。 涉及到具体的 文化定义时,艾略特最i!;豪的特点就是把文化与“整个生活方式” 联系起士。受20世纪人类学、 社会学的文化研究的;.响,一乙可以说是继承了英国 文学传统的文化观念,他把在阿诺德那里并不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含义明确化,认为“文化这个术语……包括一个民族所有的独特活动和兴趣,[1](P303)。

因此,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并不只有一种文化,而有可能存在多种文化。整个生活方式有一大部分是属于无意识的,而我们通常所称的文化—一种宗教、 法律 体系、 艺术 品,只是整个生活方式文化的一部分,即有意识的部分。艾略特因此提出了文化分层的理论,他区分了“有意识的文化”和“无意识的文化”的概念,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真诚地对待各种不同的文化,这只不过是他用于欺骗读者的一个幌子,目的是为了使读者相信他的分析具有社会学的基础,为自己披上并不墨守成规的美丽外衣,避免可能受到的直接批判。他重视的是有意识的专门化的高级文化,即大写的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则被贬为“文化代用品”,因此高级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应该成为整个社会风尚和趣味的楷模。

这种专门化的高级“文化”是“不应该由其他所有阶级来平等分享的东西,川( P305 ),它总是某种程度地与社会特权联系在一起,往往掌握在少数有教养的人的手中。这些统治阶级的优秀代表在继承了财富和地位的同时,也继承了创造、保护和享受高级文化的责任和特权;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对高级文化指手画脚。如果让任何人都参与对有意识的高级文化代表人物的成果进行评价的话,那只能是糟蹋文化.显然,这种高级文化是与统治阶级的特权紧密相连的,对于维护这个阶级的利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艾略特极力反对“文化扩散”理论,认为文化扩散着包含“掺杂”和“贬值”,必然会降低高级文化的标准和质量,“因为少数人文化质量的根本条件,乃是今后仍旧把文化保持为少数人的文化

艾略特的高级理 论文 化是以他的精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在探讨精英问题时,艾略特甚至反对20世纪广为流行的精英流动理论,坚持精英只能固定在上层阶级中,因此高级文化也就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实际上是掌握在统治阶级和上层阶级的手中,使之成为上层阶级的特权.面对20世纪更为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艾略特没有赤裸裸地鼓吹精英文化,他采取了迁回战术,企图用文化分层理论在一个民主浪潮高涨的时代里继续维护少数人的高级文化,以期达到使统治阶级的文化控制合法化的目的,用心良苦,手法巧妙,很是富有欺骗性和迷惑性.

在20世纪依旧明确提倡少数人文化的是F. R利维斯.对于20世纪流行的大众文化,利维斯提出了坚定的批判。他认为伴随着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是标准化和“深度抹平((leveling down) ",引起的是人们廉价的反应,赚取的是人们廉价的眼泪。应该说,他的批判某种程度上确实揭示了大众文化的

负面后果,在急剧变化的社会里,有时确实能够起到警戒世人的作用。但是,利维斯不是积极地面对现实和问题,致力于改善大众文化的质量,而是祭起少数人文化的旗帜。

他在《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一书的开头就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少数人文化立场:

在任何时代,具有洞察力的艺术欣赏与文学欣赏依赖于极少数人;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作不经提示的第一手判断(除了简单的和大家熟悉的作品外).能以真正个人的反应并被认可的这种第一手判断的人,虽然人数略多了些,但仍然是很少的少数派……依靠这少数人们,我们才有能力从过去人类 经验的精华中得到益处;他们保存了传统中最精巧和最容易毁灭的那些部分……美好的生活以这些 语言和习语为基础,没有这些语言和习语,精神的特性就会受到阻碍而变得不连贯,我所说的“文化”指得就是对这样一种语言的 使用[‘](,,,‘).

利维斯自诩他的文化概念源于阿诺德,以示正宗,但稍加留意我们就会明白,他的文化概念并不完全符合于阿诺德的概念。阿诺德强调的是通过了解和研究“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论”去追求整体的完美,利维斯则把文化与“具有洞察力的艺术欣赏和文学欣赏”等同起来,这实际上是把“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和专门化为文学和艺术。最后,这种文学文化和文学研究的中心又落到了语言上面。因为通过语言,我们的精神的、道德的和感情的传统才得以传递下去,而最好的语言则保留在文学中:“如果当代的用法不是倾向于提高而是贬低语言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指望文学了,这样才能有希望与我们的精神传统、与‘各个时代精选的经验’保持联系,因为文学中保存了最为精妙优美的语言用法·[4](P103)

显而易见,利维斯的少数人文化中的这个少数人实际上是一个文学少数派,“一个不但能够欣赏但丁、莎士比亚、邓·多恩、波德莱尔、哈代(仅举重要的例子),而且能够认识这些作家最近的继承者的那个少数派”川( P326 ),其职责是保存文学的传统和最优秀的语言能力,为更美好的生活设定标准。利维斯主张以文学少数派作为中心,这部分地是出于对自己个人专业的偏好,是文学研究专门化的结果之一,但更多地是由于社会的变化,尤其是文学研究和文学知识分子在大学和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受到的冲击.由于 科学 研究及其他新兴文化形式(如广播、电影、电视)的挑战,纯粹的文学研究失去了中心的地位,日益走向边缘,曾经有过的荣光和辉煌已成为昨日黄花,它的作用日趋降低,它所代表的传统价值也已失去了耀眼的光环.文学研究者不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导师和社会生活的指导者和评判者,这是利维斯不愿接受的事实.

在审视了英国精英文化传统之后,雷蒙·威廉斯接着考察的是大众文化。

威廉斯首先检视的是大众的观念。 历史 地看,英国的大众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确定其含义:人口向 工业 城镇的集中、工人向工厂的集中、“由工人阶级派生出大众行动”。因此,所谓的大众指的是人口的聚集,尤其是工人的聚集,在很大程度上这是英国精英分子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是精英们看待人们的一种便利方式,指的是精英们的统治、控制、教诲、取乐的对象,这种大众无异于群氓无赖.这个概念反映了社会的等级差别,它在词义中保留了乌合之众的传统特征:容易受编、反复无常、群体偏见、趣味低级、习惯丑陋.这样一来,大众便成了文化的威胁、对精英文化捍卫者的威胁.因此,在整个精英主义文化观念中,大众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与之相联系的许多词,如大众文化、大众 教育 、大众文明、大众传播、大众思想、大众民主……无不带有贬义.这种大众的用法实际上是精英阶层用以证明少数人文化的合法性,维护精英文化和现行体制,对大多数人实行控制的一种手段。对此,威廉斯深表愤怒,并且提出了挑战,他写道:

实际上没有大众;有的只是把人看成大众的那些看法.在一个城市工业社会里,有许多机会使人们产生这些看法.重要的不是重申客观条件,而是个人地、具体地考虑这些条件对我们的思考产生了什么影响,事实当然是,看待其他人的方式已经成为我们这种社会的特征,是为了 政治 剥削或文化剥削的目的而受到重视的.折衷地看,我们看到的是其他人,许多其他人,我们不了解的其他人.实际上,我们根据某种方便的公式把他们聚合 起来并加以让释,在它的条件中,这个公 式是成立的.但是,我们真正应该检验的 是这个公式,而不是群众。如果我们记住 我们自己也直接被其他人聚合成群,将会 有助于我们进行这种检验。只要我们发 觉这种公式不足以让释我们自己,我们也 可以承认它不足以让释那些我们不了解 的人。

这段话读起来似乎有点拗口,但威廉斯决不是为了玩弄文字游戏或者卖弄学问才写下这段话的,他的目的是要揭示大众一词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控制功能。在他看来,大众不是群氓,而是多数人,所谓的大众只是工业革命导致的一种 自然 的聚合或组合.精英们杜撰并广泛使用“大众”这个概念,目的是为了显示自身的优越性,贬低大多数人,以便进行政治的剥削和文化的剥削,成功地把多数人排除在文化之外.

通过揭示“大众”一词所蕴涵的意识形态功能,威廉斯批判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他指出,“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L1](P403),包括机构、习俗、思想习惯、意图、知识和想象的作品.虽然他的文化观念受到了阿诺德等人的影响,但这种文化观念极大地扩展了文化的范围,某种程度上消解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有助于营造一种共同文化,为后来的文化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英  英国文化的论文篇3

浅谈从英语词汇看英国文化

一、引言

英国英语是英国文化的载体,是英国文化的结晶。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作为英语国家要素基础的英语词汇,负载有丰富的英国文化内容,最能反映出英国文化的各个层面。

二、英语词汇与英国的地理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英国是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吉利海峡和多佛海峡把英国和欧洲大陆分开。“岛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长期游离于欧洲社会的主流之外。英国人的“岛性”极强,总是以老大自居,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英语中存在着许多习语,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比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英国四周环海,对大海的依赖与发展决定了航海民族事物必须使用大量与海有关的词汇。这种现象突出地反映在习语中,如sail before the wind(顺风行驶),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give up the ship(放弃),on the rocks(触礁),以及all at sea(全在海里)。船在海上失去控制,船上的人只知“在海上(all at sea)”,却不知身在何方,现在这一习语表示“不知所措”的意见,如“He is all at sea as to what to do next”。

三、英语词汇与英国的历史

英国历史上罗马人的占领从公元43年到公元449年长达400年之久。在这400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列颠拉丁文化,即便在今天的英语中仍然不难找到古罗马文化的痕迹。以Rome为例,翻开任何一本中型词典,都会在这个词条下找到几条与之相关的谚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All roads lead to Rome,由此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英国从16世纪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英国俗称The sun never sets on the British Empire(日不落帝国),The Mistress of the Seas(海上霸王)。

英国统治者公开扬言:谁统治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英国海军歌曲中有这样一句Britannia ruled the waves(不列颠统治海洋)。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联邦),简称the British Commonwealth或the Commonwealth,原名就为the British Empire(英帝国 ),它由dependencies(附属国),dominions(自治领)、殖民地和其他一些独立的国家所组成。大英帝国在海外殖民一年比一年扩大, 英语的使用范围从英伦三岛迅速扩大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由此滋生出American English, Canadian English, Australian English, South African English等英语变体。

四、英语词汇与大不列颠民族的宗教信仰

英语成语有许多反映出英国民族的宗教信仰。英国人多信奉__,因此许多成语与上帝、天使、魔鬼、教堂等有 联系。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The devil knows many things because he is old(老马识途)等。

作为__神论经典的《圣经》更是为英语成语提供了无穷的 文化源泉。因此透过剖析英语成语,我们也能认识到英国民族深受基督__的文化特点。如:成语the kiss of death(致命的东西)出自《圣经.新约.马可福音》中第14章犹大向官府出卖耶稣的一段有名的场面。对于耶稣来说,犹大的一吻乃是the kiss of death,即“致命的东西”。

五、英语词汇与英国的饮食文化

有人说西方的文化实际上就是面包文化。这或许多少带点幽默调侃的意味,但西方的面包与日常生活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民以食为天)。人们用bread and butter表示“生计”。客人给热心的主任写一封bread and butter,即表示自己对主人款待的感激。live on the bread line是指“难以糊口”。

六、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不可能脱离而单独存在,语言不仅反映文化同时也塑造文化;由于文化通常比语言的变化速度快,因而一个词语的意义的确定要取决与句法结构和文化背景两方面。这里所说的文化背景即 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因素。既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那么学习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词汇的学习不应仅是语言学习,也是文化学习。

  英国文化的论文篇4

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摘 要:英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其工业化社会、民主化政治、理性化思维为各个国家树立了一种现代化模式――英国模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会受到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英国也不例外,虽然英国现代化的发生与近代的技术革命和思想变革密切相关,但这种模式的稳健风格,却来源于英国的传统社会文化之中。

关键词:英国;现代化;传统文化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罗荣渠先生作为国内现代化研究的集大成者对现代化进行过这样准确、全面的定义:“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

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的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先进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①作为现代化的先行者,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最早实现工业化,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并且最早实行了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英国的发展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模式,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渐进道路的可行。可以说,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英国是现代世界的开拓者。

一、英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的,大致可概括为两种不同类型。内源的现代化和外源的现代化,英国模式就属于典型的内源的现代化。内源的现代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政局相对稳定,经济能够比较平稳地发展,社会比较和谐,冲突相对平和,国家易于昌盛。它不同于法兰西的激进,也不似斯拉夫民族的厚重,尽管英国式道路的发展速度可能缓慢,但它取得的每一个成果却都是坚实的,发展过程中的副作用可能最小。

英国模式的形成,是自身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标注着其传统文化的鲜明印记。所有那些为现代人所熟知的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在历史进程的冲突中形成的,是冲突的双方在长期的斗争中相融的结果,可以说:“传统与变革在斗争中和谐地交织,恰似在同一长河中,既有传统,又有变革,当人们自以为是涉足在继承传统的源流中时,变革却如清新之水,已注入传统而融合于其中了。”②在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中,走互相融合的道路,这是英国模式的最显著特色。在20世纪初英国国内的激进与保守之争中,其最终的结果就是“福利国家”这个制度既保留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又引进了社会主义的愿望。这种发展方式是英国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这表明,渐进改革已不仅是英国民族取得变革与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

二、传统文化对英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英国的现代化虽发轫于十七世纪,但孕育于中世纪。英国资本主义产生的第一动力首推文艺复兴。高举理性化和世俗化旗帜的人文主义浪潮激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推动了人们对现世幸福的合理追求。文艺复兴高扬人性,为传统、保守的英国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提供了思想背景和技术准备。

(一)崇尚自由、民主的观念

“英国人”生而自由,当王权经历着由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过程时形成了一种倾向,这就是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的努力。在英国,它被看做是“自由”的传统。要寻找英国的自由“传统”,需回到约翰?密尔那里去。对密尔来说,自由即是权利,这也是英国人对“自由”的理解。这种崇尚自由的传统在其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两方面。

首先,对英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推动作用。1215年英国人民通过起义,迫使国王签定了《自由大宪章》,首次对国王的权力做了一些限制;1628年议会与国王查理一世签署《权利请愿书》;1649年1月,当议会彻底战胜国王时,议会通过决议说:“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来源;在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的权利。”③这些都削弱了国王的封建专制。尤其是“光荣革命”的胜利。革命之后,英国政体从专制君主制向立宪君主制转变。虽然君主立宪制在开始的时候只是一种贵族寡头制,但现对于西欧大陆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英国的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为发动工业革命提供了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④在自由主义文化精神的指引下,英国人从未停止对自由权利的追求,这使得英国的封建势力没有法国和德国那样强大,其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也维持得较短。虽然英国曾多次发生封建王朝复辟的事例,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同时,英国革命以和平、渐进的改革方式完成。其间,由变革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动荡是逐渐展开的,即使出现暴力革命的冲击形式,其政治变革的速度也很有限。这是英国模式的成功之处。

其次,对英国经济现代化的积极影响。英国崇尚自由在经济上的表现即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在现代化初期,英国采取对内实行自由放任、对外实行保护关税的经济政策。对国内经济,政府很少进行直接干预,基本采取自由放任主义。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更是强化了这种经济上的自由主义观念。斯密主张国家对经济采取放任态度,让每个人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关税保护,英国的国内市场和殖民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直到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前,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英国社会都居主流地位,并在从工场手工业向工业资本主义过渡的长时段内,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理性思想的孕育

英国人的现代思维方式是在矛盾、冲突中形成的――那是一种对经验极为尊崇的理性思维方式。英国人的理性思想有别于宗教的盲从与迷信,也有别于德国人那种过于抽象的形而上的理性主义。对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观察与分析,是英国人据以行事的依据,也是这个民族自己极为珍视、几乎带着一种宗教似得虔诚心情来看待的精神财富。

休谟的怀疑主义为英国的理性主义做出了很大贡献,因为怀疑主义必然是建立在理性的思维基础之上的。英国人对任何未被经验证明的事物,都习惯于用一种冷淡的、漠然的态度对待,绝不像有些民族那样轻易地热烈拥抱一种新理论或扑向一种新事物。从理性主义对英国发展的影响脉络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理性与信仰,科学与神学的调和。

英国早期理性主义者活动的一大特点是:它并不想否认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只是力图将其按照理性的模式进行改造。而后来当理性主义取得了对宗教的决定胜利之后,它的主要着眼点已不是穷追自己的对手,而是如何引导英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全民族理性思维的形成。⑤艰苦的生活和严峻的国际环境(先后与西、荷、法等国交战)使英国人养成了勇敢、机智、耐心、目光远大、坚韧不拔,善于自我克制的美德。这种沉着冷静的性格已显示出英国人可以对社会变化持一种理性的态度。

英国人这种理性的态度使得他们善于调和,不走极端或急烈的变革路线。在英国,人们比在任何其他国家都更习惯于通过感觉而达到科学,而不是通过单纯的抽象思维去达到科学。而理性主义在英国兴起之时,便与资产阶级的实际利益相结合起来,成为资产阶级反对神权的有利武器,这种实用性也造就了在以后历次的英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大多是追求政治运作中的实际内容,而很少涉及到制度本身的形式的变化。

(三)宽容的宗教政策

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在近代的发展和演变历史,就是清教徒主义引导其步入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清教徒主义与现代化的渊源关系,在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崛起过程中,一览无遗。⑥宗教改革使英国成为一个新教国家,政府实行比较宽容的宗教政策。一方面,宽容的宗教政策吸引了大批来自大陆的新教移民,对英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光荣革命”以后,虽一度在政治上排斥天主教徒和其他非国教徒,但对异教徒的迫害远不如天主教国家那么严厉。

1689年英国颁布《信教宽容法》,放宽和废除了对非国教徒的限制。那些不堪忍受宗教迫害的弗莱芒新教徒和法国胡格诺教徒大量迁入英国,带来了资金和先进的纺织技术,并且建立了纺织工业,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新教中的“清教”伦理促进了资本积累并构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推动力。清教信奉“成事在神,谋事在人”的预定论,赞许现世财富的积累,提倡节俭,把事业的成功看成是上帝的恩惠,上帝的圣训就是“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英国宽容的宗教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推动其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然,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也有消极的影响。英国人尊崇传统的风尚阻碍了工业化初期的革新精神,面对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浪潮,他们或陶醉于现有胜利的陶醉,或踌躇于革新技术的耗资。迟疑的后果,使英国逐渐失去了原先的技术优势,逐渐被后发现代化国家所超越,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在二十世纪的相对衰落。正如钱乘旦先生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因为在成功的陶醉下,人们往往忘记了使自己取得成功的那些最可宝贵的东西。”此外,英国社会模仿贵族、向上看的价值取向也反向造成了企业家精神的衰退。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对英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马尔库塞说过: “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⑦英国的现代化模式是内源型的,其发生是因为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孕育了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多元因素,但是,在这一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页.

②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③[英]阿?莱?莫尔顿著,谢琏造、瞿菊农等译.人民的英国史.北京:三联书店,1976年,第336页.

④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第192页.

⑤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65页.

⑥于歌.现代化的本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⑦[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参考文献:

[1]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2]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3]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沈阳 :辽海出版社,1999年.

[4]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美]克莱顿?罗伯茨、戴维?罗伯茨著,潘兴明等译.英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猜你喜欢:

1.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2.英国风俗文化论文

3.英国文化论文

4.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5.英国礼仪文化论文